近日,在青海省西寧市的一場紅色音樂黨課現場,嘹亮的歌聲引人駐足。“以前都是我講你聽,我念你記,這種唱歌形式的黨課還是第一次!”這場音樂黨課“圈粉”了很多黨員。
近些年來,西寧市以提升黨員能力素質為突破,針對黨員教育內容零碎、施教不準、保障薄弱等問題,堅持以科學化、系統化、精細化、優質化、智慧化“五化聯動”建設為重點,著力提高黨員經常性、集中性教育質量和水平,形成全面覆蓋、上下聯動、相互銜接的黨員教育工作體系,護航組織工作行穩致遠、取得實效。
科學化加強制度體系。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城西區楊家寨村黨支部堅持每月16日開展固定黨日活動,歷經35年風雨無阻,楊家寨村黨支部的固定黨日活動實踐經驗引發全市各基層黨支部的學習借鑒。西寧市牢牢把握黨員教育的政治屬性、政治功能,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系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加強廣大黨員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大力選樹和宣傳先進典型,將實踐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組織黨委(黨組)采取“情景式感悟+革命傳統教育+警示教育”等形式,持續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
系統化加強項目體系。按照市級重點、縣區普遍、基層黨(工)委兜底分級培訓模式,系統化推進黨員集中輪訓項目,持續組織實施“黨支部書記能力提升工程”“村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黨員進黨校集中輪訓工程”等集中培訓項目,實現黨員教育培訓高質量全覆蓋。為進一步強化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成效,根據培訓對象、培訓主題的不同精準科學設置教學內容,系統推進集中輪訓項目。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基層黨組織書記開展鄉村振興主題輪訓,激發鄉村振興發展的內生動力;分批次對符合條件的村(社區)“兩委”成員和黨員干部開展學歷提升培養。近三年,全市共舉辦市級黨支部書記培訓班29期,培訓2900人次,各縣區舉辦黨支部書記培訓班89期,培訓8642人次,其他領域舉辦黨支部書記培訓班27期,培訓2563人次。
精細化加強內容體系。為確保培訓的精準性,根據不同領域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特點和需求,分領域制定培訓大綱因類施教,打造必修、選修、自學、實踐、研討、體驗六大課堂。對農村、城市、機關、事業單位等7個領域黨支部書記和新黨員、青年黨員、老年黨員等5類黨員群體開展意見收集工作,兼顧實用性和針對性,科學制定黨課學習、實用技術等方面的個性化“學習菜單”,黨員可按需要自主選擇課程,實現黨員教育內容精準供給。通過案例解析、情景模擬、咖啡論壇等方式,用學術把思想講深、用案例把思想講透、用實踐把思想做實,不斷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
優質化加強資源體系。聚焦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黨員特點,從基層一線選拔“草根老師”,深入生產車間、田間地頭,以“點題黨課”“菜單黨課”“巡回黨課”的方式講授黨課,引導廣大黨員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集結農牧、衛生、司法等領域力量,選拔專家組成專家服務隊,“點對點”送技術,“面對面”講理論,切實提升黨員日常教育的質量和成效。把基地建設與特色教學緊密結合,建立全省首家社區干部學院,統籌推進“一縣一基地、一縣一特色”黨員教育基地與縣級黨校建設,做到集中培訓有陣地、日常教育有場所。全市廣泛開展“黨支部組織生活共享陣地”建設活動,推出黨課講師團、教學課程、教學課件等7個共用項目,實現優質師資力量共享,提升優質資源覆蓋面。
智慧化加強平臺體系。積極整合各類媒體資源,先后研發、建設西寧智慧黨建網站、“夏都好聲音”黨建廣播欄目、“西寧黨建”短信等媒體平臺,推出“學習參考”“學習寶典”“每周一測”等學習欄目,打造“智慧教育”新模式,實現隨處可學習、隨時受教育。設置“個人排行榜”,將黨員學習情況、積分進行排名公示,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開發“學習身邊榜樣”事跡庫,每季度推選一批身邊先進典型開展線上集中宣傳,深挖紅色資源,拍攝制作短視頻精品網課。每天餐后、睡前,大通縣橋頭鎮老營莊村黨支部書記趙興文都會拿出手機,打開“大通黨建”微信公眾號進行學習瀏覽,“通過手機學習真方便!”說話間,他就把看到的好內容分享給了村里的其他黨員。智慧化平臺的打造有效打破了空間阻隔,不斷加強黨員間的即時交流,也解決了黨員學習難集中、時間難保障的問題。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